这可能会是一部充满争议的PPT作品。 这种争议从2007年锐普成立就已经开始,2008年第一届锐普PPT大赛后日趋激烈,2016年和2017年,我们发布了纯动画宣传片《变》和《破》,引起行业地震式的讨论:
PPT,一定要做得这么炫酷吗? PPT,一定要挑战AE吗? PPT,这样做真的实用吗? …
对此,设计师们没有时间去辩解。他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PPT技术,让下一个PPT作品有更大的惊喜。
今天,锐普再出一部PPT动画大片《生》,新锐设计师和培训师倪浩元的作品。
我们探索把3D动画功能用到极致,探索把粒子效果充分展现,把PPT的创意和连贯充分发挥,把简约设计风格进行到底。
现在,打开声音、戴上耳机、屏住呼吸、全神贯注,一起感受这部PPT视觉盛宴吧!
设计思路: 黑白点线面MG动画 是非常经典的一种动画展示形式
抛开一切纷杂、繁琐的对象,用最简单的形状线条元素,呈现出多变复杂的画面。当这些元素被组织到一起的时候,它们就拥有了无限可能。
锐普的宣传片制作,有这样的惯例,打开PPT之前,一定要先画草图。它可以帮我们构筑清晰的思路,并为转场动画的衔接打好基础。
草稿的草稿图
几十秒的动画,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个元素的支撑。有了这些草图,能够避免陷入某个具体的动画细节,而忘记整个作品的方向。
在做PPT的过程中,这张草图也会越来越清晰、越来越充实,闭上眼睛,整个作品在我脑海里就已经完全成型了。
动画拆解
1-裂变旋转动画
这个动画寓意锐普的多元化。
同时为了彰显新潮、时尚。我选取了PPT新的3D模型动画——通过在3D画图中绘制立方体,导入PPT。
再加入3D动画,让立方体旋转起来,这种裂变更剧烈,空间感也更强。
2-元素叠合旋转动画
先是对元素进行叠合设计,呈现出瑰丽炫酷的基础图形,在元素叠合的基础上,由中心圆往外部扩散,打造出迷幻空间感。
如引力波像时空弯曲中的涟漪,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,暗喻了对未知的探索。
这里我做了五层元素叠合,每层圆环有无数个小圆和弧形完美拼接而成。每组圆环都采用了多层动画效果:放大、缩小、陀螺旋,并采用不同的方向,层层推进。
3-突破疆界动画
小球突破桎梏的动画在MG动画制作中其实十分普遍,但绝大多数的动画作品在制作这种画面时都流于形式。
当我选择制作这段动画的时候,思考的就是对细节的无限深挖。
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所以当小球在撞击大球的时候,不仅仅应当有小球反弹的动作,大球受到撞击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有震动呢?于是我在每次撞击的同时,给大球添加了震颤的动画效果(仔细看,放慢3倍看的更清晰)。
是不是有什么细节可以再度加深撞击的细节呢?由此我想到了溅射。碰撞的同时彼此溅射出一些细碎的物体,可以加大动作的激烈程度,所以我给每次撞击都添加了溅射圆来加大动作效果。
在此基础上,搭配文案“虽历挫折不言弃”,我对小球在大球中的运动路径又开始了思考,如果只是简单地碰撞两次,显得单薄缺少张力,所以我为小球设计了4次运动路径。
这样的四段路径,既能体现出尝试的多样性,又让视觉观感不至于疲劳。
在这段动画中,也深刻应用了动画的对比反差原理,诸如小球第4次尝试的开始,往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先移动一小段,就体现出了一种蓄力的感觉,让动画在瞬间拥有了张力和动感。 最后一次突破前的震颤,在极动和极静间切换,产生剧烈反差,震撼视觉,也是对这种电影中的经典场景致敬。同时搭配视频的音效,同时触发两种感官,使动画的细节极致到巅峰。
4-爆裂扩散动画
这段动画中,看似非常简单的过场,实际上别具匠心。
大家仔细看,这些小圆,在大小、透明度、距离上,都是精心设计的。粒子动画,越是随机,看起来越自然。而这些细小的差异,都需要在PPT中一个个调整。 这是预先绘制的160个小圆,他们的透明度和大小都呈阶梯分布,手动调整。搭配随机的动画延迟,才呈现出最终的效果。
5-DNA螺旋旋转动画
用DNA喻示品牌蕴含的“创新”与“活力”基因,使品牌中展现出独具一格的“设计基因”。 PPT以有限的基础动画,可以呈现出无限的变化组合,甚至可以做出这种双螺旋的旋转动画。但这些动画的制作,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,同时更需要强大的数理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。 双螺旋的每个点都要反复做路径动画,圆点之间相互叠加、路径之间相互交错,而这些,都扎根于良好的动画制作习惯。 点开选择窗格,你会发现,所有的元素都进行了单独命名,方便快速检索与定位。
用细节,定义真正的锐普质量。
6-三角甬道空间动画
PPT是否能模拟出VR的透视效果?
实际上要考虑的有远近、虚实、动效诸多的领域。 我做这个动画时,不仅仅考虑三角形的放大,更注重放大过程中有一个从实到虚、从远到近的过程,还要确保动作的间隔一致,同时还体现出动静结合。快慢对比,那种紧张感和冲击力,看起来会比较过瘾吧?
7-砥砺前行动画 这可以说是整个PPT中元素最多的一组动画。
整整600根线条,100根为一组,随机分布,围绕中心圆分布,缩放,细节设置,随机分布。 这组动画制作的最大难题就是,夸张的元素数量带来系统的卡慢,制作过程真的是一步、两步、、一步、、、两步、、、、
8-文字炸裂动画 这是另外一组惊魂0.5秒。看似不起眼的这0.5秒,也是对耐心的极限考验。
这是在PPT中放大到极限的效果,只有做PPT的人才明白,这一条条路径是怎么画出来的——要让小点充分扩散,均匀分布,而且路径的走势还要随机,鬼知道花了我多少时间。 为了使文字炸裂效果更加自然,我把近150个小圆分别放在中英文字母上,均匀分布。在下压的一瞬间,构成文字的小圆开始路径移动,呈现出真实的触碰炸裂效果。
9-定义锐普质量
这个作品的震撼不仅在于动画效果的震撼,可能更在于工程界面的规范性。对于动画制作最常见的音频与时间调整矩形,在每页PPT中都添加了相应的区域,方便急速检索与操作。
我相信:细节,才能定义专业。
在视频导出时还碰上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,PPT中添加了过多的音效,导致导出的视频中,音效之间有嘈杂交错的感觉,这种瑕疵大概会令100分的效果打折扣到95分。
但人生没有将就,我选择导出一版视频后,在专业的视频软件Premier种重新导入音频,彻底抹杀瑕疵。
一切的努力与追求 只为了定义“锐普质量”
整部动画作品近100秒的时长 涉及了2000+的动画对象 3400多组动画效果 制作时长超过250小时 在5倍速的超慢进度下复查审核 我终于可以自信的说 这部MG动画宣传片 无懈可击
最后,再给大家分享我总结的PPT动画三大原则:
自然物理原理。诸如经典的牛顿力学体系,想象将动画对象置于力学场景中,所呈现出来的动作才能自然真实, 对比反差原理。在时间、空间、速度、力度等方面,加强对比,凸显焦点,会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。 细节无限深化。以这一部宣传片为例,对作品的审视与检查是在5倍速慢放下进行的,极致的要求成就无懈可击。
寄语:欢迎大家探索解析我的这部宣传片,当你终于能够还原这些动画场景,那时,你必然已身处山巅。
如果你希望能深度学习我的这些PPT动画技巧,制作出酷炫的MG动画,欢迎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观看《锐普的PPT动画课》,我在那里等你。
|